关于太史公记,太史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太史公自序的解读》 一、汉学的历史意义及地位: 汉代经学的一个鲜明特征是“通经致用”。
2、或者说学术尚未脱离政治而独立。
3、《太史公自序》:太史公乃论六家之要指曰:夫阴阳、儒、墨、名、法、道德,此务为治者也,直所从言之异路,有省不省耳。
4、”六家之要指在“务为治者也”,法天地,授四时,序君臣,列夫妇。
5、六家纵有高下,但同是为现今政治服务的。
6、“通经致用”,就是理论用于实践,《史记·儒林传》:孝文时已有三博士官:1.诗博士:申培公、韩婴。
7、2.书经博士:伏胜的弟子欧阳生。
8、孝景时,又有三博士官:3.诗博士:辕固生。
9、4.春秋博士:董仲舒及胡母生。
10、因此,到景帝时,诗就有三家,而春秋也有两家。
11、武帝建元五年春,置五经博士,就是增加礼经博士官及易经博士官。
12、公孙弘建议,博士可收弟子,名额五十名。
13、武帝以后,博士弟子的人数不断增加,这是汉朝的学术机构。
14、汉武帝求贤良文学,董仲舒依《春秋》作“天人三策”:“�臣谨案《春秋》之文,求王道之端,得之于正。
15、正次王,王次春。
16、春者,天之所为也;正者,王之所为也。
17、其意曰,上承天之所为,而下以正其所为,正王道之端云尔。
18、”,阐述了儒家的政治理论,劝汉武帝行王道。
19、学者逐渐摆脱了作为王室私人从属的地位。
20、“经义决狱”,直判当时一般民事案例,是政治实践。
21、《史记·酷吏传》张汤权重一时,仍须求得懂《春秋》经义的儒生支持。
22、从“封侯拜相”到公孙弘为相,到文治天下,经学至此确立了它的地位。
23、东汉章帝白虎观会议,确定了汉朝的政治纲领。
24、总之,在汉代,学术为政治建立制度规范和寻找理论依据,起了首要的作用。
25、 二、崇文轻武——汉学的历史观: 1.“法先王”和“法后王” 至于“通经致用”的政治途径,我想,应是“法先王”和“法后王”。
26、 “法先王”和“法后王” 都需要对历史作一个评价和总结。
27、学五经就表明是“法先王”, 应推崇唐、虞、周的文治精神,是文治盖过了武功。
28、至于“法后王”,当时一般的意见如贾谊《过秦论》,以为秦二世而亡,不可学而可鉴,根源在于“先诈力而后仁义”《六国年表》:“传曰:法后王,何也?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。
29、”一代有一代之学术,同样,《史记》的历史观也是崇文轻武,善善恶恶,贤贤贱不肖。
30、《惠景间侯者年表》:“咸表始终,当世仁义成功之著也。
31、”算得上是一个直接正面肯定的例子。
32、《秦本纪》引贾谊论,《太史公自序》引董生曰,说明《史记》的历史观,也代表了汉代学界和政界一般的成熟的看法。
33、 2.称孔子为素王 如果我们现在要为某先生写评传而学力不够,从而褒贬不当,必然会招致批评。
34、也就是说,惟堂上能辨堂下之曲,历史学家首先必须是政治学家,“神以藏往,智以知来” 历史学家必须能把握历史进程,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社会,对于一切事情都有是非善恶的标准,而又不得政治上的地位,只好进行纸上的批判。
35、子曰:“春秋,天子之事”。
36、反之,政治学家也必须是历史学家。
37、素王,就是空王,大家承认孔子有才而不得其位,但认为只有他能为汉立法。
38、这是对权威——圣人的信仰。
39、此时汉学“通经致用”的成分远大于“托古改制”。
40、 三、新经学——《史记》 1.以人物为中心: 传体来源,我认为一是外部因素的影响:生产力发展,民智日开,社会阶层亦多,个人逐渐摆脱宗族而独立。
41、二是学术本身内在理路的发展。
42、为称颂圣人之德。
43、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天下称诵周公,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,宣周邵之风,达太王王季之思虑,爰及公刘,以尊后稷也。
44、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论诗书,作春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
45、” 周公作《诗》,颂扬文、武、周邵、太王、王季、公刘、后稷之德,可见我们的史学精神是宣扬人格力量。
46、《太史公自序》: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。
47、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,有能绍明世,正易传,继春秋,本诗书礼乐之际?’意在斯乎!意在斯乎!小子何敢让焉。
48、”周公乃是代表着他这个时代的一个名世者,大人物。
49、《孟子》:“五百年有王者出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
50、”《大戴礼记》:宰我问於孔子曰:‘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。
51、请问黄帝者人耶?何以至三百年?。
52、’”孔子曰:“‘劳勤心力耳目,节用水火材物,生而民得其利百年,死而民畏其神百年,亡而民用其教百年,故曰三百年也。
53、’”这个五百年,也当如是看。
54、法先王,应法西周,法周公,那就是以人为历史进程的中心。
55、《天人三策》:“人能弘道,非道宏人。
56、”,孔子也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,而他是把王官学移为百家言的第一人,当时得“师”之位,遗教犹为汉立法,称素王。
57、 “通经” 在学术本身内在理路的发展上的意义即为“正易传,继春秋,本诗书礼乐之际。
58、”而这个“致用”就是《史记》,即太史公的学术目的,是创理想中的新经学,“成一家之言”。
59、 2.《史记》与六经: 《史记》与《易》: 《史记》上承六经,但侧重不同。
60、我想,太史公看重的是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
61、“正易传,继春秋。
62、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言《易》:“《易》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。
63、”是说《易》古,其实太史公用《易》来作为他的一套历史哲学。
64、《系辞上》:“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。
65、天地设位,而《易》行乎其中矣。
66、成性存存,道义之门。
67、”《本纪》言五德终始,作《龟策列传》,这是著明的,章学诚《文史通义 易教上》:“夫悬象授教,与治历授时,天道也。
68、”,“明天人之际”,《易》为天命之于人事,《春秋》则为人事以达天命。
69、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,“帝王将相,宁有种乎?”太史公用《易》来解释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。
70、 《史记》与《春秋》: 当时一般学者的意见看重《春秋》及其三传,远远超出被后世奉为经典的《四书》。
71、《天人三策》:“臣谨案《春秋》之中,视前世已行之事,以观天人相与之际,甚可畏也。
72、……臣谨案《春秋》之中,求王道之端,得之于正。
73、……�臣谨案《春秋》谓一元之意,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。
74、”这是用《春秋》前世已行之事为汉立法,“拨乱世,反之正”。
75、 而《史记》继承《春秋》。
76、一在史实,一在褒贬。
77、 史实:太史公一方面是“阙协六经异传,整齐百家杂语”,考订前史;另一方面是论载“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”,作现代史,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居今之世,志古之道,所以自镜也,未必尽同。
78、帝王者各殊体而异务,要以成功为统计,岂可绲乎?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,亦当世得失之林也,何必旧闻?”这里,他是在立言上担负延续《春秋》史学传统的责任,立意上作为超越时空的春秋新左传,“传义不传事”。
79、故经史本出一途,在太史公是体经而用史。
80、经史子集,只是后人分类。
81、 其次是褒贬分明的春秋笔法。
82、“上明三王之道,下辨人事之纪,别嫌疑,明是非,定犹豫,善善恶恶,贤贤贱不肖。
83、”但太史公的用意在“褒”,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。
84、《世家》:“其社稷血食者××年”,战国一段先诈力而后仁义的历史,太史公仍择当时成功者表出,《佞幸》《游侠》列传,是“亦有补于世”。
85、 总之,《史记》于经学中开史学以其去古未远,与传统关系最密,但创见最新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