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iù ]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1281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内容来源于:www.522266.xyz
谬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谬姓起源一
在上古时期指麻,或绞麻的行为。后来也当作形容词,指麻丝混乱,延展至形容差、错、误。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及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记载:“春秋时,秦穆公称霸西戎,谥号为‘缪’。”春秋时期,秦国君主秦穆公(公元前?~前621年)非常重视人才,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、蹇叔、丕豹、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,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。周襄王时期,他出兵攻打古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,开地千里,使秦国国界南至秦岭,西达狄道(今甘肃临洮),北至朐衍戎(今宁夏盐池),东到黄河,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,以表示祝贺,并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,遂称霸西戎。史称“秦穆公霸西戎”。秦穆公位期间功绩彪炳,后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秦穆公三十九年(公元前621年),秦穆公逝世后,其太子罃即位,是为秦康公,尊其谥号为“缪”。秦穆公病逝后,安葬于雍(今陕西凤翔),殉葬而死的臣子有一百七十七人,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子舆奄息、子舆仲行、子舆针虎。因为这三个人十分善良、勇武,得到了国人普遍的爱戴,所以秦国人对此都悲痛万分,专为其事赋有《黄鸟》之诗,诗中唱道:“彼苍者天,歼我良人;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!”其意是,青天呵,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?如果可以赎命,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!在秦穆公的后裔子孙中,多有以先祖谥号位姓氏者,称缪氏;在春秋战国时期,“缪”、“谬”二字时常通假通用,因而有称谬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,与缪氏、穆氏同宗同源。
嬴姓谬氏、缪氏、穆氏皆尊奉秦穆公嬴任好为得姓始祖,正确姓氏读音作liǎo(ㄌㄧㄠˇ)。
注:
谬字读音:谬,在上古时期同“缪”,指麻,或绞麻的行为。缪字作名词使用时读音作miào(ㄇㄧㄠˋ),作动词使用时读音作lù(ㄌㄧㄡˋ),只有当作形容词指差错时读音方为miù(ㄇㄧㄡˋ)。
《黄鸟》原诗:
黄鸟黄鸟,无集于榖,无啄我粟。此邦之人,不我肯毂。言旋言归,复我邦族。
黄鸟黄鸟,无集于桑,无啄我粱。此邦之人,莫可与明。言旋言归,复我诸兄。
黄鸟黄鸟,无集于栩,无啄我黍。此邦之人,不可于处。言旋言归,复我诸父。
谬姓起源二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燕国之后,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。在史籍《路史》中记载:“燕后有谬氏。”在史籍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中亦记载:“明有谬让者,于永乐时进士。”燕国,是周召公的封国(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一带),侯爵。周召公就是姬筮,字奭,传说他是周文王的庶长子,史书中多称其为召公奭,但他留在周王室辅佐周成王姬诵,因此实际上第一个赴燕国就任君主的,是召公奭的儿子,史称燕惠侯。按史书的记载,到了春秋初期,燕国君主为燕缪侯姬□□(名字待考),亦称燕穆侯,是召公奭的五世孙,燕郑侯之子,公元前728~前711年在位,是燕国第七位君主,他在位期间多次挥军北征南讨,吞并了古蓟国,之后将燕国都城由琉璃河迁到了蓟(今北京海淀),并将国境北拓至今辽宁到朝鲜江原道一带。燕缪侯于周桓王姬林九年(燕穆侯十九年,公元前711年)病逝后,其子燕宣侯即位,将父王葬于故封地琉璃河。为念先父拓境之荣,上父王谥号为“缪”。在燕缪侯的后裔子孙中,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,称缪氏。
在上古时期,“缪”、“谬”二字时常通假通用,因而有称谬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姬姓谬氏、缪氏、穆氏皆尊奉燕缪侯为得姓始祖,正确姓氏读音作mù(ㄇㄨˋ)。
谬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,在台湾省则没有,多以咸阳、太原为郡望。
今河北省的承德市围场区,山西省的太原市、大同市,湖北省的武昌市,安徽省的贵池市,江西省的金溪县,广东省的新会市、吴川市等地,均有谬氏族人分布。
咸阳郡: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周郝王十年(丙辰,公元前305年),秦孝公嬴渠梁(公元前381~前338年)任用商鞅进行变法,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,并迁都于此。因“地处九嵕山之南,渭水之北,山水俱阳”,故名咸阳。中经秦惠文王、悼武王、昭襄王、孝文王、庄襄王五代,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(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,直至西汉初年,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。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。嗣后,历经西汉、新、西晋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到隋、唐,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,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。宋明以下,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,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,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。如今,在西安-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,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,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,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。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,始于夏代。商王朝时期,发展到邰、豳、程、犬等方国。周朝,以丰、镐为中心,周围分布有戈、秦等国。周显王十五年(辛未,公元前350年),秦孝公迁都咸阳,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。秦统一后,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,奄有整个关中地区。秦朝末期,被项羽分为雍、翟、塞三国,号“三秦”。市区以西属雍,以东属塞。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三郡,号“三辅”。市境属扶风、冯翊两郡,今长武一带属上郡。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(今陕西兴平)。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、新平(郡治漆县,今陕西彬县)和冯翊郡,西晋属雍州扶风(郡治池阳,今陕西泾阳)、始平(郡治槐里)、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。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。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、安定、北地三郡。唐属京兆府、邠州。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乾州,邠州。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醴州、邠州。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、乾州、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。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、乾州,省直属的邠州。明、清时期属西安府、乾州,邠州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,后分属第十、二、七、九行政督查专区,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,咸阳分属三原、县、咸阳分区,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,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,1961年复置,1968年改为地区。1983年10月撤销地区,设立咸阳市,实行市管县体制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(庚辰,公元980年)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改为市,成为山西省会所在,一直沿用至今。
咸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泾渭堂、池阳堂、泾阳堂、始平堂、三原堂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谬(謬)mi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、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燕后有谬氏。”燕乃周宗室召公奭之封国,知此当系出姬姓。
2、郑樵注“缪”云:“……嬴姓秦缪公之后。亦作‘穆’,《汉书》楚有穆生,为楚元王师;亦作‘谬’,后汉独行有谬彤。”战国时赵有谬贤;汉代有谬忌、谬越;明代有谬让,永乐进士;宋代有谬潜。
二、谬(謬)
谬姓分布:河南商城、广东化州、新丰、台湾高雄、台北、江苏高淳、武进、江都、河北滦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谬姓起源:燕后有谬氏。
谬姓名人:
谬忌,汉时人,与李少君同师,劝汉武帝求神仙。
郡望:兰陵。
变化:一作缪氏。
谬姓古代名人
谬生汉朝,鲁国人(今山东曲阜)。著名学者。据史籍《史记·申公传》中记载,汉高祖刘邦到鲁国巡视,申公(申培)率弟子数人见于鲁南宫。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以为中大夫。吕后时,申公游学长安,与楚元王之子刘郢同师。汉文帝时,申公立为博士,楚元王刘交逝世后,刘郢袭为楚王,以申公为儿子刘戊的太傅。在申公的众弟子中,有一名叫谬生,一直跟随申公。后专门从事研究《诗经》和以训诂为主。在史籍《前汉·儒林传》中有谬生的记载。
咸阳郡: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周郝王十年(丙辰,公元前305年),秦孝公嬴渠梁(公元前381~前338年)任用商鞅进行变法,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,并迁都于此。因“地处九嵕山之南,渭水之北,山水俱阳”,故名咸阳。中经秦惠文王、悼武王、昭襄王、孝文王、庄襄王五代,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(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,直至西汉初年,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。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。嗣后,历经西汉、新、西晋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到隋、唐,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,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。宋明以下,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,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,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。如今,在西安-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,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,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,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。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,始于夏代。商王朝时期,发展到邰、豳、程、犬等方国。周朝,以丰、镐为中心,周围分布有戈、秦等国。周显王十五年(辛未,公元前350年),秦孝公迁都咸阳,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。秦统一后,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,奄有整个关中地区。秦朝末期,被项羽分为雍、翟、塞三国,号“三秦”。市区以西属雍,以东属塞。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三郡,号“三辅”。市境属扶风、冯翊两郡,今长武一带属上郡。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(今陕西兴平)。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、新平(郡治漆县,今陕西彬县)和冯翊郡,西晋属雍州扶风(郡治池阳,今陕西泾阳)、始平(郡治槐里)、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。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。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、安定、北地三郡。唐属京兆府、邠州。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乾州,邠州。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醴州、邠州。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、乾州、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。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、乾州,省直属的邠州。明、清时期属西安府、乾州,邠州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,后分属第十、二、七、九行政督查专区,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,咸阳分属三原、县、咸阳分区,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,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,1961年复置,1968年改为地区。1983年10月撤销地区,设立咸阳市,实行市管县体制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(庚辰,公元980年)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改为市,成为山西省会所在,一直沿用至今。
咸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泾渭堂、池阳堂、泾阳堂、始平堂、三原堂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谬(謬)mi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、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燕后有谬氏。”燕乃周宗室召公奭之封国,知此当系出姬姓。
2、郑樵注“缪”云:“……嬴姓秦缪公之后。亦作‘穆’,《汉书》楚有穆生,为楚元王师;亦作‘谬’,后汉独行有谬彤。”战国时赵有谬贤;汉代有谬忌、谬越;明代有谬让,永乐进士;宋代有谬潜。
二、谬(謬)
谬姓分布:河南商城、广东化州、新丰、台湾高雄、台北、江苏高淳、武进、江都、河北滦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谬姓起源:燕后有谬氏。
谬姓名人:
谬忌,汉时人,与李少君同师,劝汉武帝求神仙。
郡望:兰陵。
变化:一作缪氏。
一、谬(謬)mi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、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燕后有谬氏。”燕乃周宗室召公奭之封国,知此当系出姬姓。
2、郑樵注“缪”云:“……嬴姓秦缪公之后。亦作‘穆’,《汉书》楚有穆生,为楚元王师;亦作‘谬’,后汉独行有谬彤。”战国时赵有谬贤;汉代有谬忌、谬越;明代有谬让,永乐进士;宋代有谬潜。
二、谬(謬)
谬姓分布:河南商城、广东化州、新丰、台湾高雄、台北、江苏高淳、武进、江都、河北滦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谬姓起源:燕后有谬氏。
谬姓名人:
谬忌,汉时人,与李少君同师,劝汉武帝求神仙。
郡望:兰陵。
变化:一作缪氏。
咸阳郡: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周郝王十年(丙辰,公元前305年),秦孝公嬴渠梁(公元前381~前338年)任用商鞅进行变法,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,并迁都于此。因“地处九嵕山之南,渭水之北,山水俱阳”,故名咸阳。中经秦惠文王、悼武王、昭襄王、孝文王、庄襄王五代,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(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,直至西汉初年,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。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。嗣后,历经西汉、新、西晋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到隋、唐,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,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。宋明以下,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,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,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。如今,在西安-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,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,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,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。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,始于夏代。商王朝时期,发展到邰、豳、程、犬等方国。周朝,以丰、镐为中心,周围分布有戈、秦等国。周显王十五年(辛未,公元前350年),秦孝公迁都咸阳,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。秦统一后,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,奄有整个关中地区。秦朝末期,被项羽分为雍、翟、塞三国,号“三秦”。市区以西属雍,以东属塞。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三郡,号“三辅”。市境属扶风、冯翊两郡,今长武一带属上郡。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(今陕西兴平)。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、新平(郡治漆县,今陕西彬县)和冯翊郡,西晋属雍州扶风(郡治池阳,今陕西泾阳)、始平(郡治槐里)、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。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。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、安定、北地三郡。唐属京兆府、邠州。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乾州,邠州。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、耀州、醴州、邠州。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、乾州、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。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、乾州,省直属的邠州。明、清时期属西安府、乾州,邠州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,后分属第十、二、七、九行政督查专区,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,咸阳分属三原、县、咸阳分区,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,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,1961年复置,1968年改为地区。1983年10月撤销地区,设立咸阳市,实行市管县体制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(庚辰,公元980年)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改为市,成为山西省会所在,一直沿用至今。
咸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泾渭堂、池阳堂、泾阳堂、始平堂、三原堂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谬(謬)mi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、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燕后有谬氏。”燕乃周宗室召公奭之封国,知此当系出姬姓。
2、郑樵注“缪”云:“……嬴姓秦缪公之后。亦作‘穆’,《汉书》楚有穆生,为楚元王师;亦作‘谬’,后汉独行有谬彤。”战国时赵有谬贤;汉代有谬忌、谬越;明代有谬让,永乐进士;宋代有谬潜。
二、谬(謬)
谬姓分布:河南商城、广东化州、新丰、台湾高雄、台北、江苏高淳、武进、江都、河北滦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谬姓起源:燕后有谬氏。
谬姓名人:
谬忌,汉时人,与李少君同师,劝汉武帝求神仙。
郡望:兰陵。
变化:一作缪氏。
其他姓氏
[ 谬 ]的同部首字 - [ 讠 ]部